城市史研究基本信息:
Urban History Research
刊名:城市史研究
主管單位: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
主辦單位: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
周期:半年
出版地:天津市
語種:中文
開本:大32開
ISSN:
CN:
郵發代號:
創刊時間:1990
城市史研究期刊收錄:
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數據庫收錄
城市史研究主要欄目:
研究報告、文獻綜述、簡報、專題研究。
城市史研究雜志信息:
《城市史研究》Urban History Research(半年刊)1990年創刊,中文,大32開,出版地:天津市,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,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,貫徹“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”和“古為今用、洋為中用”的方針,堅持實事求是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,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,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,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,探索防災科技教育、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,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,為教學與科研服務。
城市史研究雜志稿件要求:
1.內容:立意新穎,觀點明確,內容充實,論證嚴密,語言精煉,資料可靠,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。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、新方法、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。
2.《城市史研究》格式必備與順序:標題、作者、作者單位、摘要、關鍵詞、正文、注釋或參考文獻。篇幅以2200-8800字為宜。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。
3.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。包括:收件人所在地的省、市、區、街道名稱、郵政編碼、聯系電話、電子信箱、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,務必準確。論文有圖表的,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,能和文字對應。
4.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,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(WORD文檔附件)或QQ發送,嚴禁抄襲,文責自負,來稿必復,來稿不退,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。
5.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,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,本刊堅持“公平、公正、公開、客觀”的審稿原則,實行“三審三校”制度。
6.來稿一經采用,雜志社將發出《用稿通知單》,出刊迅速,刊物精美,稿件確認刊載后,贈送當期雜志1冊。
城市史研究常見論文發表范例:
清前中期亳州的商業
清代河南借貸行為初探
開埠后煙臺商業的演變
清代南京治安管理體制的演變
民國時期吳縣人口與城市發展
近代天津的妓女借貸與政府治理
從山陜會館看清代晉商在漢口的活動
清代安徽城市發展與不發展及原因分析
圮而不修:明代中都修城與地方政治
清前期江南士子北上天津的原因分析
公用與民營:近代鼓浪嶼租界公用事業研究
上海工部局早期市政權的建立與擴展(85~8)
他山之石:基督教與民國廢娼運動的興起
鄉村化城市:世紀年代前期游人眼中的曲阜
晚清民國時期新疆城市數量與規模變化研究
明清華北運河城市變遷研究——以館陶縣為例
民國時期武陵山區城市數量、規模與體系的變遷
東鳴西應:英租時期威海衛警察制度的建立與調適
“近代中國北方經濟與社會轉型”學術研討會綜述
“近現代中國金融業發展與城鄉經濟”研討會綜述
社會變遷視角下的男性自殺現象——以近代青島為例
本土和全球化視野中的立德樂與《揚子江峽谷及重慶游記》
20世紀三四十年代迪化社會變遷——以民國報刊為中心的考察
從平民住所制度看民國青島對鄉村移民的公共衛生治理(99~97)
河流之“界”/“介”:城市的意義生成與變遷——以上海為考察對象
城居與防守:戰爭狀態下民眾避禍逃生的一個側面——以同治西北戰爭為例
村落還是城市:開埠前夕天津縣聚落類型分析——以《津門保甲圖說》為中心
資金短缺困境下的清末民初民族工業——以景德鎮江西瓷業公司為中心的考察
近代華北非鐵路沿線集鎮的興衰——兼及其對鄉村社會變遷的影響(1881~1937)
城市人文遺產研究與保護的跨學科激蕩——“跨學科背景下的城市人文遺產研究與保護”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
需要檢測文章的朋友請點擊 >> 需要發表文章的朋友請點擊>>
公務員之家網站公告: 公務員之家官方聲明: 公務員之家推薦流程: |